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,近日,一名叫吳艦的清華畢業(yè)的學霸,正面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司法部的民事刑事雙重起訴。他曾在小紅書“炫富”,曬出2350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1.67億元)的年薪。
美國司法部表示,34歲的吳艦被指控犯有電匯欺詐、證券欺詐和洗錢罪。吳艦是一名居住在紐約的中國公民,目前處于在逃狀態(tài)。
9月18日,界面新聞記者搜索小紅書,有不少帖子熱議此事,但已經搜索不到吳艦此前的發(fā)帖。另外,在領英平臺也查找不到其個人信息和相關職業(yè)經歷。
據此前媒體報道,吳艦的領英個人簡介顯示,他在2011年取得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學位,2017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,隨后進入量化金融的“黃埔軍?!盋itadel實習。2018年4月,他加入頂尖量化對沖基金Two Sigma,從量化研究員做起,三年不到升任量化研究部的副總裁。2023年1月,吳艦被提拔為高級副總裁。
2023年,吳艦曾在社交平臺發(fā)貼稱“不敢發(fā)朋友圈,自己心態(tài)還是太年輕,想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偷偷炫耀下......”。據媒體曝出的發(fā)帖,吳艦稱自己工作每兩年就可以上一個臺階,工作五年自己已經賺到剛畢業(yè)想不到的數字,第一年和碼農掙的差不多。本來想把帖子加私,但和老婆討論后,覺得正面意思是大家也可以知道碼農以外也有賺錢的行業(yè)。該帖子顯示,其2022年的薪資相較往年出現暴漲,高達2350萬美元。
雖然吳艦只是想找個“樹洞”悄悄炫富,但帖子很快在金融業(yè)內引發(fā)了關注和討論,因為按著常識在量化行業(yè)年薪百萬美元已屬頂尖薪酬,“Two Sigma什么時候有這么高薪資的崗位?”
隨后,Two Sigma啟動了內部調查,不僅查出了高昂年薪背后的秘密,也揭開了一場持續(xù)兩年的量化欺詐。
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起訴書稱,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間,吳艦秘密操縱了他創(chuàng)建或幫助創(chuàng)建的至少14個投資模型,并向Two Sigma謊稱這些模型正在生成獨特的預測,而事實上,吳艦對這些模型進行了未經授權和未披露的更改,使其有效地復制了其他Two Sigma模型的預測。
這導致Two Sigma的交易完全偏離預期:客戶的證券買賣數量、集中度、頻率全錯了位,至少1.65億美元打了水漂;而公司內部高管和員工投資的基金,卻靠著這種策略多賺了4.5億美元。吳艦自己則靠著這些“虛假業(yè)績”,拿走了2350萬美元的年薪,還在曼哈頓買了套數百萬美元的公寓。
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,Two Sigma取消了吳艦在2021年和2022年的800萬美元績效獎金,但尚未收回他這些年的1780萬美元現金獎金。
Two Sigma于2024年解雇了吳艦,并賠償了客戶的損失。
據公開信息,Two Sigma是于2001年創(chuàng)立的量化對沖基金,總部位于紐約。截至2023年,其管理規(guī)模超過600億美元,采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構建投資策略,覆蓋股票、債券、大宗商品等多個資產類別。公司因自主研發(fā)的量化模型和分布式計算技術成為行業(yè)頭部機構,但曾多次暴露管理缺陷,包括2022年的模型參數篡改事件導致客戶虧損1.7億美元,以及2024年因模型漏洞被美國證監(jiān)會處罰9000萬美元。2024年兩位創(chuàng)始人退出日常管理,公司進入治理結構改革新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