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教了一年高中,感覺自己越來越適應了?!备=ㄊB門市一所新開辦高中的思政課教師陳楠說。
陳楠是這所高中開辦時從市內其他學校遴選來的,她以前是一名初中思政教師。
近日,“小學老師教高中”話題備受社會關注,小學教師在面臨過剩的背景下如何安置流動,關乎數(shù)百萬人的工作和生活。
但這不是一個新情況。陳楠所在的廈門市,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從小學、初中遴選高中教師。
“跨學段任教的遠非我一個人,當然,初中老師教高中的多一些,小學老師教高中比較少見,只有那些有高中教師資格證的小學老師才有機會?!标愰f。
我國學齡人口正經歷“排浪式”變化,由此帶來小學教師富余、初高中教師緊缺,跨學段任教不失為調劑余缺的好辦法。未來一段時間,教師也會“升學”,學生說不定會在高中校園里重逢自己的小學老師。
但這應是一場雙向奔赴,學校既要遴選合格的教師人選,而不是盲目分流安置,也要尊重教師的個人意愿,讓每一名教師在合適的崗位上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
需要多少名教師,主要由在校學生人數(shù)決定。隨著出生人口變化,我國各級教育學生人數(shù)正發(fā)生深刻變化。
我國學前及小學階段學齡人口已分別于2020年和2023年達峰。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0年我國幼兒園在園兒童4818.26萬人;2023年我國小學在校生1.08億人,比2024年多210萬人。
2016年—2023年我國出生人口持續(xù)減少,意味著小學適齡人口將繼續(xù)減少。如果生師比標準不變,小學教師面臨總量富余。
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全國共有小學專任教師659.01萬人,比上年減少6.62萬人,這說明退出教師崗位的人數(shù)已經超過新任教的人數(shù)。
“就在2023年之前,小學入學人數(shù)不斷增加,小學教師缺口緊張,我們還在費盡心思補充教師,一方面每年都招聘新教師,只要空出編制就不讓編制空置,另一方面將初中的富余師資調整到小學任教。”山東省某地級市新區(qū)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。
“到現(xiàn)在,終于不用在開學前急著給小學找教師、找教室、找校址了,但又開始發(fā)愁教師總量富余,沒有補充高學歷、高素質小學教師的空間了?!斑@位負責人說。
與此同時,初中、高中學齡人口還在迎峰度峰。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,全國初中在校生5386.16萬人,比上年增加142.47萬人;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.28萬人,比上年增加118.65萬人。
有專家測算,全國初中及高中學齡人口峰值將分別于2026年和2029年出現(xiàn)。特別是高中階段,由于生源還從中職學校向普通高中轉移,師資壓力更大,教育部鼓勵在教育基礎薄弱縣、人口集中流入地新建和改擴建一批高中學校。
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全國初中、普通高中專任教師人數(shù)分別比上年增加6.57萬、8.7萬人,且生師比都有所擴大。這說明,初高中需要且正在補充教師,已補充的教師可能還未能完全匹配增加的學生。
“初高中教師配置與小學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,因為初高中學生達峰后,生源會出現(xiàn)下降,如果大量招聘新教師,屆時初高中教師面臨富余的情況可能更大?!鄙鲜鼋逃窒嚓P負責人說。
此外,由于前幾年大量招聘新教師,有的地方的教師隊伍結構發(fā)生了較大改變,年輕教師占比相對較高。如果繼續(xù)補充新教師,今后出現(xiàn)總量富余后,可能會影響教育隊伍管理和質量建設。
正是因為不同學段間的生源和師資變化,跨學段任教成為一個靈活、可行的師資配置辦法。
2025年8月,福建省長汀縣教育局發(fā)布公告,提出遴選30名小學教師到初中學校任教,基本條件包括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(yè)學歷,具有遴選崗位相對應學段學科的教師資格證,近3學年年度考核均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等。
一些其它地區(qū)也發(fā)布了教師跨學段轉崗公告。比如,6月,龍巖市新羅區(qū)決定從小學選調100名教師轉崗到初中任教。3月,連江縣面向全縣在編在崗的小學、幼兒園教師,選調到初中學校;南平市建陽區(qū)從全區(qū)小學在編在崗教師中,公開選調58名持有中學教師資格證的專業(yè)教師到城區(qū)九年一貫制學校任教。
另外,據(jù)媒體報道,在山東省臨沂市,在秋季學期開學前,有的小學教師接到了參加高中教師選拔的通知。
“對思政課教師來說,跨學段任教的難度相對較小,現(xiàn)在國家正在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,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對其他學段的思政課教什么、怎么教并不陌生,也會開展一體化教研活動?!瓣愰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。
“但從初中到高中,難度還是有的。比如思政課是高考科目,學生應試、提分的需求更強,高中生年齡更大、思想更成熟,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要求更高?!标愰M一步表示。
談到自己通過遴選到高中任教的原因,陳楠說,很大部分是因為家庭,因為愛人工作變動和孩子上學,她來到新學校工作,可以更好地照顧家庭。
但同時,家庭顧慮也是阻礙教師流動的重要因素。很多年輕人選擇當教師,就是看中了這份工作的穩(wěn)定性,特別是當成家以后,教師流動可能導致夫妻分居、子女上學等問題,反過來阻撓教師的流動。
小學教師教初高中,還需要符合我國教師資格制度的規(guī)定。
“目前,教師跨學段跨學科資格互認渠道尚未打通,教師資格證按照學段和學科嚴格分級,持證教師只能在對應學段或學科任教,跨學段和跨學科轉崗沒有自動通道?!?華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劉善槐說,“小學教師調配至中學需重新考教師資格證或二次培訓后才能上崗?!?/p>
教師跨學段任教能力培養(yǎng)也較困難。劉善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多數(shù)教師在師范教育和在職培訓中僅接受某一學段或學科的系統(tǒng)訓練,缺少對其他學段或學科核心概念、方法與教學范式的深入理解。這種局限使教師難以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實現(xiàn)知識遷移與整合應用,進而導致跨學段和跨學科課程設計與實施效果不佳。
跨學段任教有難度,但也有必要,穩(wěn)妥有序落實關鍵在于完善相關機制。
在重慶謝家灣學校,部分學科的教師兼任小學部、初中部教師。道德與法治、藝術、體育與健康、信息科技等學科,教師同時擔任小學部、初中部教師,以此增強學科知識的縱向整合。
重慶謝家灣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。在九年一貫制教育模式下,小學和初中教師具備跨學段任教的可能性,有利于教育銜接一體化。
目前國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已經不少,但很多學校仍認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只是“小學+初中”,小學、初中分開管理、分開教學,在教師招聘和師資配置上也將小學和初中進行區(qū)分。
重慶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介紹,該校實行一體化貫通,教師跨學段任教,小學高段和初中部開展分學科分層動態(tài)走班,以差異化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。
在北京等地,則在進一步探索新型集團化辦學,縱向上,小學、初中和高中同時存在,小學生直升初中,初中畢業(yè)生也可以通過銜接機制繞過中考升入集團內高中,學生在一個教育集團內接受連續(xù)培養(yǎng),教育集團的校長和教師也可以構建連續(xù)培養(yǎng)的體系。
九年一貫制、十二年一貫制、集團化辦學,這類貫通式培養(yǎng)機制,有助于打破教師使用的學段限制。
劉善槐還認為,要打通師資跨學段調配通道。為了實現(xiàn)師資在學段間高效配置,可以優(yōu)化教師的崗位招聘標準,適度提高教師準入門檻。建立教師“低聘高招”的聘用制度,優(yōu)先招聘具有中學教師專業(yè)資質的小學教師,優(yōu)先招聘具有高中教師專業(yè)資質的初中教師,以滿足學齡人口“排浪式”變動過程中師資跨學段調配的需求。
鼓勵并優(yōu)化教師跨學段任教的同時,也要充分考慮教師的適配性。
“不同學段的教學要求并不同,優(yōu)秀的小學教師,并不一定勝任初中或高中教學,一些地方強制要求小學教師接受轉學段任教安排,除了不尊重教師的意愿外,還忽視初中、高中的教學質量保障?!?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。
熊丙奇認為,不能以應付的方式對待生源高峰期的初中、高中師資需求,這會影響到社會對初高中教育的滿意度。